组图:大学生回家过年
实习生 李树生 本报记者 杨晨光 拿到回家和返程的车票了!”1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黄艳菲向记者扬了扬手中粉红色的车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像黄艳菲这样幸运的学生今年并不在少数。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今年领回的学生票共7800多张,其中就包括2000多张返程票,2000多学子因此而受益。截至目前,北京铁路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共有5万名大学生购买了返程票。 对于铁路部门而言,每一年的春运就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为确保学生能回家安度春节,今年,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提前做好学生客流调查工作,做到学生运输预案早动手,学生用票计划早安排,学生专列早下令、早开行,同时加大临时旅客列车的发车力度。此外,铁道部还和教育部、公安部等紧密结合,一起解决大学生买票难的问题,使大学生中盛传的“春劫”变成名副其实的“春节”。
1月26日,湖北经济学院回家过年的学生坐上了学校送站专车。该校在学生返乡时派出10辆专车,把回家过春节的大学生分别送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站点,使他们安全换乘车辆返家。杨宏斌摄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在2007年春运期间,全国将在10个高校集中的城市进行返程票试点工作,其中包含北京、天津、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和西安。这些普通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学生,可在学校购买回家车票的同时,购买春节过后从家返回学校的车票。办理学生返程票不向学生收取任何附加费用。 对于这个新生事物,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裴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返程票措施是一个大进步,是一件大好事。许多离大站有点距离,且在大城市没有亲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次订票买到满意的返程票,而不需要在年后专程跑到城里去购票,省时省力。 为不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许多地方开始推出“送票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安心学习。据悉,杭州火车站从1月5日起的12天左右时间,上门到11所大学13个场所流动发售学生票,提前预售18天内的学生票。1月6日,22名长沙火车站工作人员使用8台售票机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始售票,很多师生对此感到非常惬意和方便。长沙铁路局今年就挑选出10所高校,从1月6日到1月16日,在不同的高校为学生提供送票上门服务。学生只需凭自己的学生证就可在校内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学生票,免去了在火车站与学校之间的来回奔波及长时间排队还买不到票之苦,安心学习备考。成都铁路局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组织了10个人的小分队走进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售票,让很多大学生足不出校就买到了乘心如意的车票。 在春运期间,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为大学生切实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已经连续几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往返路费。今年,该校有5名藏族学生获得学校资助的1020元火车半价硬卧路费,搭乘新近开通的青藏铁路回到雪域高原与家人团聚。北京师范大学也加强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计划”合作,给20多名贫困生每人争取到400元的爱心路费。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各种方式筹措到17万元资金,为475名学生解决了春节路费难题,使这些难得回一趟家乡的贫困学生能够拿到一张回家的车票。 针对春运期间学生流相对集中的情况,各地公路客运也进入忙碌状态。浙江省建设厅指出,各地要特别关注外地学生的平安返乡和顺利返城问题,开设学校和企业专线。据了解,杭州市公交总公司已从1月26日起开通7条“民工、学生临时专线”,大大缓解了客流拥堵的现象。 为让外地学生能顺利返回家乡,1月12日起,四川省泸州市各大专院校为落实泸州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工程,与运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通力合作,调用60辆空调大巴,开展“专车送大学生平安返乡过年”行动。 |
▲1月14日,在T366次列车上,昆明客运段广昆一组的列车员与昆明理工大学回南宁的学生举行联欢活动。汪建云 摄
1月23日,济南市首趟“学子直通车”开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广场汽车站根据高校学生客流量情况,适时派出“学子直通车”开进校园,将放假返乡过节的学子们送回家。新华社记者 吕传泉 摄
1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济济一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07年春节“向学生送温暖”活动。学校不但向这些学生提供了回家过年的往返路费,还替这些学生给家长准备了一份礼物,让他们“把学校的祝福带回家”。本报记者 修伯明 摄
▲1月19日,平原大学学生从新乡火车站青年志愿者手中接过车票后喜不自禁。郑州铁路局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郑州、洛阳、新乡等7个大学生相对集中的车站开展了青年志愿者送票进高校活动。祝庆 摄
▲1月17日,返乡大学生在银川火车站“学生加挂车厢”前排队上车。今年春运,铁路部门提前做好学生运送方案,对学生实行购票、托运、候车、上车“四优先”服务,让他们轻松、安全、快乐回家。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月31日,几名大学生走出北京西站学生候车室准备登上回家的列车。北京西客站专门开设了学生候车室,改善了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在车站等候的环境。本报记者王鹰 摄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3日第3版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