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详细内容

行业新闻

工学结合 勤工俭学 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08-22 13:43:49 浏览次数: 【字体:

 

工学结合 勤工俭学 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

  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吴启迪主持了今天的会议。

  周济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周济强调,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到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试行半工半读制度,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要抓住关键环节,有效推进工作。一是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目标,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狠抓实践教学,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支持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二是继续推进产教结合,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坚实的体制基础。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积极推进“订单培养”,为行业企业输送适合他们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要完善管理办法,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学籍管理办法,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制定为参加工学结合学生提供合理报酬和津贴的政策。

  周济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突出重点,加快工学结合的推进步伐。鼓励行业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为工学结合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教育研究机构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营造有利于工学结合的社会环境,引导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广大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考察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教委、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北方机电工业学校和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等6个单位交流了近年来各自探索和实行工学结合的做法和经验。来自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职成教工作的负责人、职成教处长,部分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职成教工作的负责人,部分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负责人,有关行业、企业负责人,部分职业院校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