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来源: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22 10:02: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河南林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学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章程》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学院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学院“十二五”规划》开展工作,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发展,成绩显著。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院占地面积22.67万㎡,建筑面积14万㎡,学院资产2亿元,各类实验实训室70个,教学仪器设备3700万元;图书馆面积13290平方米,纸质图书22万册。设有生态工程与旅游系、园林系、信息与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基础教育部6个系部,开设专科专业32个,其中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数控技术、森林生态旅游、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省级教学示范专业。学院先后被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等单位确定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河南省诚信规范招生示范院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省首批行业示范性职业学校”等。

2、办学层次得到提升 2013年3月学院从河南科技大学剥离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这是学院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学院踏上了新的征程,揭开了新的篇章,学院发展跨上新台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院在校内基础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硬件建设上长足发展。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全日制在校生5864人。

4、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顺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调整办学层次结构和专业设置,开办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展职业能力测试工作,大力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5、师资队伍得到加强 现有教职工325人,其中专任教师171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64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73人,双师型教师7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有 3名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升,专业和职称结构逐步优化。

6、科研实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承担重点教科研项目3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主参编教材200余部,在各种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设立了科研与项目规划处,加强对全院科研项目的统筹和管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高涨,科研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

7、内部机构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学院内部管理机构初步健全,设置24个行政处室和教学系部,机构职责明确,制定了227项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初步满足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行政、教学、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运行畅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还不够全面,运用高职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还不够;学院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还需进一步明晰。

2、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还不够系统,所设特色专业不明显,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3、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提高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数量短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4、办学条件有待改善,主要存在着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不足,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总量不足、实训教学支撑能力不强、资金短缺等问题。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工匠型”人才队伍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为职业教育提供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将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为职业教育和林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必将随之加大。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职业教育必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2.面临的挑战 随着本科院校规模扩大、考生数量相对减少、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立等因素给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行业办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我院涉林专业的发展日趋萎缩;我院独立升格以后,学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院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改革与创新意识、内涵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必须要有质的提升,才能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争创省级高职示范校建设为目标,遵循“稳定规模抓质量、深化内涵谋发展,突出技能强素质、立足林业创特色”的办学理念,牢牢把握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德树人、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发展特色、培育特色、创新特色实现学院的健康发展。

2.发展战略 坚持“内涵、特色、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走质量和特色之路,以内涵提水平,以特色促发展;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客观实际,适当增加基础建设,扩展办学空间,优化育人环境。

(1)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着力增强学院发展实力。

(2)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走特色发展之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科研、社会服务、内部管理、就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凸显特色,以特色立校。

(3)正确处理好招生、培养、毕业生就业的关系,逐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互动循环机制,用“出口”带动“入口”。坚持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学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发展目标

(1)专业建设 坚持“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积极扶持骨干专业、适时开设新专业”的建设思路,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院级特色专业7-8个,院级骨干专业12个左右,力争使省级特色专业达到3个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以上。以院级特色专业为主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等办学途径,设计以全面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灵活性,精心打造省内知名,行业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专业。

(2)学生规模 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兼办五年制大专、成人函授教育、职工培训,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办学形式。到2020年普通全日制专科学生在校生数稳定在6000人左右。同时积极开展终身教育,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和成人教育规模,面向林业行业、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各类培训人员年均500人次以上;成人函授教育学生稳定在300人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培养和引进教师,使教师数量达到35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60%。

(4)完善基础建设 校园新增建筑面积2.7万㎡,办学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建成功能齐备的校园信息化系统,图书馆纸质图书达到36万册以上。

(5)教学仪器设备 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到2020年教学仪器总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

(6)资金投入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五年内学院用于基础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资金总投入达到 1亿元。

(三)发展思路

1、突出重点 以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内部管理等为重点,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每年抓实抓好1-2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

2、培育特色 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要充分利用现有办学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特色要素和特色项目。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力争探索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

3、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立足之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把“质量和特色”作为发展的主线。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完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4、优化结构 进一步明确学院和二级部门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办学中的作用;依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与市场和产业链对接的、具有学院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双师”结构等改善上下功夫;根据有利于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便于管理的原则,适时调整教学系(部)结构和职责,充分发挥系部作为教学和学生管理单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强化管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奖罚机制,逐步实行优质优酬,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和学生日常管理,保障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确保教学和日常工作开支;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学、管理、发展和提高学院的育人水平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6、适时开设本科专业 目前学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和实力,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在“十三五”后期,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验条件完善、生源稳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基础上开始开设2-3个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在200-300人左右。

三、具体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专业建设 坚持面向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到2020年使常年招生专业数保持在30个左右。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积极稳妥地论证、增设、完善新专业,每年拟新增或改造2至3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着力建设四个专业群:即以林业、园林为主体的农林类专业群,以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主体的经管类专业群,以林业机器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为主体的机电类专业群,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

(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单元和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贯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理念,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开发中“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关系,按照“能力导向”的理论配置方式,重构课程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团队、教研室、系部和学院四级课程建设管理体系。每个系部均要建成3门院级在线共享课程,努力将部分现有院级在线共享课程建设成省级在线共享课程,按省级在线课程标准和要求建设5门课程,其中1门争取建成省级在线课程。大力开发校企合作的校本特色教材和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编写的、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实验实训指导书;积极开发主干核心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校企合作开发和编写10本以上项目化特色教材。

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适当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发挥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建设,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初步建立起学院教学资源库。

(三)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并实施 “2+1”的教学模式,优化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注重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推行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综合运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各种有利于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模式;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和专业教学的特点,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以适应企业内部运行和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增加选修课程,增强教师和学生参与比例;尝试实行学分制教育模式。

为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大职业技能竞赛的频度和力度。继续办好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行业技能竞赛,争取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

(四)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通过“十三五”的发展,教师队伍总量达到350人左右,在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总数200名左右,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0名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不少于100人,校内教师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双师型教师人数应占60%左右。力争培养3-5名省级教学名师;完善客座教授制度,加大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技能人才的力度。

认真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17-2020》, 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组织形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示范培训,将师德素养、工匠精神、“双创”教育、信息技术等列入培训内容,实行集中脱产学习和网络自主化研修相结合,开展训前诊断、训中测评、训后考核,加强教师的师德养成、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和教学能力提升。鼓励教师下企业或有关机构挂职锻炼,每次参加的持续时间不少于30天;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出国进修、访学等对外合作;对于有能力主持校内各种科研、教改项目的教师,将优先给予机会,促进其在实施并完成实际项目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聘用程序和协议、加强管理,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质量较高的外聘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和行政后勤队伍建设,参照上述培养方式和途径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范畴,尽快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数量上达到1:200的配备标准。通过培训、交流、进修等形式,加强行政后勤队伍建设,使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和学院实际工作的需要。

(五)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本着强化基础、优化功能、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建设专业学生规模较大、基础性强、可满足多门课程实训、专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实训室(场)。新建一栋10000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楼。今后五年,每年实训设备投入不低于5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2017年新增计算机实验室6个,到2017年全部教室改建为多媒体教室,新建多媒体语音室5个,新建各类实验实训室15个,建成1-2个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的专业实验实训室,15-20个校级重点实训基地。对动植物标本馆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标本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在教学和科普教育方面的作用。在实训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实训教学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校内实习实训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加强生产性实训力度,逐步扩大生产性实训比例,使大部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60%左右。严格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在实训内容、过程、实施方式、成果表现形式、学生实训成绩评价等原则上应有企业参与。要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下的各类综合性实践课程标准、实训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配合各专业群的职业教育特点与要求,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继续扩大校企合作单位的数量与质量,优先在产业集聚区设立一批生产技术先进、与学院专业融合度高的知名企业作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力争使招生就业与企业高度契合,达到招生就是为企业招工的目标,五年内新增15个以上合作单位。按照校企“双赢”的原则引进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场地,变“模拟任务”教学为“真实任务”教学,形成校内实践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达到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合一。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调整育人的方向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定向为企业培养所需技术技能人才,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劳模、高级工程师、技师及能工巧匠作为客座导师到学院开门收徒,并建立专家、技师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作为先进操作法的传承和创新基地。

(七)信息化及图书馆建设

加快学院信息化建设,早日建成智慧校园。构建畅通的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电子图书查询系统和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信息互通。初步实现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建成智慧校园

以读者为中心,切实提高图书服务师生水平。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构建与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藏书结构合理,藏书重点突出,体现学院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快图书资料建设,力争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36万册以上;图书资料结构基本合理,与开办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占到60%左右;电子图书达到50万册。

(八)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的日常管理是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对学生的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着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探索建立符合时代特点、职业教育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学籍管理、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学生资助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1、建设一支符合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管理队伍。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的变化和职业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管理队伍应日趋专业、规范。学生处、各系部均要有机构合理、人员齐备的学生管理队伍,按照1:200的标准选拔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通过培训、交流、进修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管理队伍素质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并逐步提高队伍的待遇,稳定好学生管理队伍。

2、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风。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规范日常行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包括文明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和学习习惯教育。特别是抓好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去,真正让学生做到“愿意去、坐得住、学得好”,培养良好的学风。

3、建立完善的校园资助体系,实现资助和自助相结合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实施办法,完善学院校内奖学金评选与发放办法,推动我院困难学生救助基金的建设与评选工作;落实困难学生助学贷款救助办法,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享受的国家和学院的资助政策。开拓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助渠道,每年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不少于200人次。

(九)招生和就业工作

数量适中、规模适度的学生数量是学院稳定发展的基础,招生部门和全院职工都应居安思危,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学院应认真研究招生政策,探索新的招生途径和增长点,扩大招生领域。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和招生方案,结合学院的客观条件,坚持“稳定普通高职,适当减少五年制,适时开展本科教育”的原则,合理确定学院招生规模。

“十三五”全日制教育招生规模规划表

年份 各层次招生人数 全日制 在校生人数  
3年制高职 本科 招生人数  
2016年 1500   1500 3500
2017年 1700   1600 4200
2018年 1800 100 1900 5000
2019年 1900 100 2000 5500
2020年 2000 200 2200 6100

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力度,成立就业创业创新指导中心,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工作的指导工作。逐步实现就业工作与教学、实习工作对接;逐步完善就业工作场地建设,设置与学院学生人数相匹配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就业面试办公室;和各系部结合成立创客工作室和孵化基地;积极走出去,引进知名企业,形成稳定的就业基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每年使我院的就业率平均达93%以上。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就业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就业、学生工作等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部)的就业工作职责,建立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考核及奖惩机制;第二,制定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相关办法,逐步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第四,努力拓宽就业推荐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

(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向林业厅申报“河南省林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满足河南林业行业职工培训需要,完善“实训+培训+鉴定”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全省林业行业和相关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转岗培训以及专项技术培训服务,每年培训在职职工500人次以上;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明显提升,力争形成500人次/年的社会培训能力。积极参与河南林业经济建设,为《河南林业十三五规划》提供智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十一)科学研究 树立“以搞好科研和生产服务,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理念,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好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服务工作。十三五期间学院力争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课题10项以上,取得厅级以上成果30项以上, 力争每年科研经费投入5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三棵树一枝花”科研项目;力争主、参编教材30部,在CN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篇以上。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培养3-5个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教科研团队。鼓励师生发明创造,把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专利申请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专利、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

(十一)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培养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政工队伍;落实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行业、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融合能力,增强大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爱集体的意识和观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引导、规范社团活动,以每年两次校园文化月为平台,推进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创新创业等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统筹规划校园文化环境的格局、格调,使校园的景观达到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健全和完善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十二)对外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国内校际、行业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根据学院教科研需要作为访问学者、优秀专家等身份出国进修、访学、引智等参与对外交流活动,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学院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和各项待遇。重视开拓校友会工作,到2020年前建立学院校友会,加强校友的交流与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思想保证是学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通过解放思想寻思路,树立“创新”观念,不懈探索求发展。“十三五”期间,学院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和职工进一步树立为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认真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并将这些思想、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项改革、建设和内部管理之中;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理清工作思路、改善思维方式,为完成“十三五”的各项任务,实现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二)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会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和处置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培养和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重视对青年学生和教职工的培养,把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密切团结民主党派人员,鼓励他们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按照高校模式搭建学院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机构框架,稳步推进以强化机构职能为主要目的的内部机构调整与改革,使机构设置更加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保学院各项工作运转顺畅、高效。

(三)制度保障 坚持依法办校,以规治校,修订完善学院规章制度,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权威和效率,使师生养成依法立规、依规办事的良好意识。

1、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参与的学院决策机制,制定科学的议事规则,强化决策程序,促进科学决策、规范决策、有效决策、落实好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制度。

2、要通过完善以责权利为基础的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全员、全覆盖的内部目标责任和专项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工作过程和业绩考核,用考核促工作,用考核促效率。

3、深化以收入分配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分配方式,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激励制度,积极探索系部财务管理权限机制,扩大系部人财物的自主权,激发工作活力。

4、根据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积极建立教学改革的保障性制度,确保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5、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就业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工作奖励等各项制度。

(四)经费保障

经费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十三五”学院面临着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双重任务,资金筹措压力大。在确保人员工资和学院正常运转外,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基础建设还需经费1亿元。

基础建设投入一览表

项目 名 称 建筑面积(㎡) 资金投入(元) 资金来源 完成年份
1 学生宿舍楼 8000 1600万 融 资 2017年
2 一体化实训室 10000 2000万 项目资金 2017年
3 河南省林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 4000 800万 林业厅 2018年
4 综合教学楼 5000 1000万 自 筹 2019年
5 学生宿舍楼 8000 1600万 融 资 2020年
6 实验实训室建设   2500万 项目资金 每年投入500万左右
7 图书资料 14万册 500万 自 筹 每年100万
合计     10000万    

(五)政策支撑

要抓住国家重视林业、重视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在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将现有政策用够用足;二是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争取省教育厅、财政厅、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三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融资等其它多渠道筹措资金。

分享到:
【打印正文】